近些年,關于垃圾焚燒廠的“鄰避事件”廣受關注。近期,兩家環保組織對國內161座垃圾焚燒廠信息公開數據的調查,再次將垃圾焚燒廠推上風口浪尖。“不達標”垃圾焚燒廠不僅讓民眾驚心,也讓一些“追求卓越”的運營企業很是受傷,一些垃圾焚燒領先企業就直言:一只老鼠壞了一鍋湯。對于他們來說,高標準建設和運營,卻要承擔“劣幣驅逐良幣”的現實。就此,E20環境平臺去年,特別聯合了九家行業領先企業,發表共同宣言,以民眾的環境需求為目標,立志建設、運營高標準、信息公開、環境友好的“藍色垃圾焚燒廠”,樹立行業標桿。
而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垃圾焚燒廠”-------丹麥的“能源之塔(EnergyTower)”正是這樣的典范。它究竟對傳統印象中的“垃圾焚燒”有怎樣的顛覆?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垃圾焚燒產業促進聯盟秘書長張樹人從四個方面總結了它對傳統印象中的“垃圾焚燒”進行的顛覆:
焚燒爐建筑藝術杰作
經過百年發展,國際上很多垃圾焚燒廠不僅是垃圾處理設施,還因為新穎獨到的外觀設計,成為當地標志性建筑,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在丹麥,這座被稱為“能源之塔(Energy Tower)”的焚化爐采用了特別的多孔設計,這讓它看起來極具觀賞性,特別到了夜晚的時候,人們還能透過這些孔看到爐內發出的光。
設計靈感源自生活
“能源之塔”的設計靈感來自于羅斯基勒大教堂,比如發電廠所使用的斜屋頂及較矮的建筑部分。當然,它最大的特色還是在于它能在夜晚來臨時分“發光”。據悉,該發電廠分為兩層。內層為焚化爐提供了反應屏障,而鍍鋁外層則帶來了工業美學的效果。
能源利用高效
雖然“能源之塔”早在2013年竣工,但直到本月月初它才開始真正地投入到使用中。據了解,“能源之塔”通過燃燒垃圾的方式發電,它從周邊9個市及國外運來垃圾。這座發電廠的效率也非常高,據介紹,其能源的利用率高達95%,并且它能夠同時提供電能和熱能兩種形式的能源。而據該項目開發商ARA/NOVEREN介紹,該發電廠將大約可為6.5萬戶人家供電、為近4萬戶人家供暖。
真正與周邊融合
與國內普通電廠不同,丹麥“能源之塔(EnergyTower)”的建筑可以做到真正與周邊景色融為一體,日光下,極具藝術行的造型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是路邊靚麗的風景;而在夜晚,在夜空的映襯下,就像星星的另一個“家”,閃爍著光芒。